中新网凉山7月19日电 题:凉山火把狂欢夜:88个火堆同时点燃 万人执火踏歌而行
中新网记者 贺劭清
18日晚,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4.8公里的长街上,随着第一簇火焰在毕摩的手中腾空而起,万千火把与88个火堆同时点燃,拉开了2025年凉山彝族火把节狂欢夜的序幕。
火把节有着“东方狂欢节”之称,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州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。
伴随着欢快的彝族歌谣,上千名身着节日盛装的彝族同胞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手擎火把,汇成一条条蜿蜒流动的“火龙”。
“早就听说过火把节,来到现场后发现场面比我想的还要壮观,太热情了!”上海游客赵云云笑着与彝族姑娘拉起手、围成圈,跳起欢快奔放的达体舞,尽情释放内心的喜悦与豪情。
88个火堆如同88株“火莲”熊熊燃烧,它们不仅是节日的象征,还传递着火把节的热情与浪漫。为确保火堆安全稳固,这些火堆均采用“三层结构”:底层铺设防潮层、中层木柴架高、顶层松枝易燃,一层层码出尖塔形状,以保证火焰向上蹿。
为了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凉山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,凉山州17个县市带着精心组织的特色文化(风情)展演来到狂欢活动现场。摩梭人摇曳的裙摆,藏乡飘飞的五彩经幡,彝族的银饰叮当作响,傈僳族的山歌清亮悠扬,布依族的刺绣巧夺天工……汇聚多元民族风情的集中巡游,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绚丽长卷,描绘出“五彩凉山”的动人面貌。
在西昌星月湖公园举行的2025年凉山彝族火把节开幕式,璀璨的灯光与夜空繁星交相辉映,演员们身着绚丽的民族服饰,以极具感染力的歌舞,生动演绎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。
当晚的开幕式分为《火之源》《火之燃》《火之梦》三大篇章,将彝族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审美理念创新融合,再现了乡村振兴中凉山民众的幸福生活,向世界呈现一场兼具民族精神内核与时代美学表达的视听盛宴。
“玉盘玉盘,你为何悬于屋顶上?玉盘玉盘,你为何白白送银光?”在火把节开幕式,大凉山妞妞合唱团唱起《玉盘》。
大凉山妞妞合唱团老师吉布小龙表示,火把节是当地最盛大的节日之一,妞妞们用歌声欢迎来自全球的游客,希望让更多人感受凉山热情,感受家乡新貌。(完)
lingjubaodao,4yue29ri,hainanshengdaishengchangliuxiaomingzaihaikouyi“sibuliangzhi”defangshianfangjianzha“wuyi”jiaqiyingjizhibanzhishougongzuo,bingxiangdajiazhiyijieriwenhou。另(ling)据(ju)报(bao)道(dao),(,)4(4)月(yue)2(2)9(9)日(ri),(,)海(hai)南(nan)省(sheng)代(dai)省(sheng)长(chang)刘(liu)小(xiao)明(ming)在(zai)海(hai)口(kou)以(yi)“(“)四(si)不(bu)两(liang)直(zhi)”(”)的(de)方(fang)式(shi)暗(an)访(fang)检(jian)查(zha)“(“)五(wu)一(yi)”(”)假(jia)期(qi)应(ying)急(ji)值(zhi)班(ban)值(zhi)守(shou)工(gong)作(zuo),(,)并(bing)向(xiang)大(da)家(jia)致(zhi)以(yi)节(jie)日(ri)问(wen)候(hou)。(。)
朱珠化妆台
二是加强农机调度。用好现有17万台轮式收割机和3万多台履带式收割机,加强省市县联动,发挥农机合作社市场化协作机制,精准调度、精准对接,最大化发挥农机装备效用。同时,协调周边省份,确保签约履带式收割机到位到田,加快雨后小麦抢收进度。